我自1994年12月至2004年8月,任职贵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2008年4月退休,在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的历程中曾有所亲为,有所亲见,记下点滴聊作追忆。
“寻求改制”想发的萌生
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成人高校校园面积标准,贵州教育学院的校园面积略有差距,被教育部黄牌警告。学院将这一情况向省政府、教育厅作了紧急汇报。与此同时,学院抓紧与贵阳市职工大学接触,协商职大并入贵州教育学院事宜,并就此事多次向贵阳市政府、贵州省政府、省教育厅呈送报告。2001年4月28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函【2001】210号文批准,贵阳市职工大学并入贵州教育学院,学院校园面积增加11亩,达到教育部新标准,黄牌警告解除。
在争取合并贵阳市职工大学的过程中,我与陈朝纲院长多方奔走,请示协商,深深感到增加校园面积之艰难。同时也认识到,虽然学院校园面积已符合教育部新标准,且校舍面积也完全符合成人本科高校的办学需求,但校园狭窄始终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的瓶劲,应想方设法再增加校园面积。学院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不再“小打小闹”扩大校园面积,要按普通高校标准努力,争取校园面积达到500亩以上,为将来时机成熟改制为普通高校打下基础。
应该说,2000年的黄牌警告,促使学院萌生了寻求改制的想法,并由此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争取改制创造条件
要改制为普通高校,不能坐等,但也不能马上不办教育学院了,马上不当成人高校了,那是天真幼稚的想发。相反,学院更应认真地、成功地恪尽成人本科师范院校的责任,努力发展壮大自己,为改制创造条件。
学院认识到,改制必须具备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是国家允许改制的政策和校园面积达标。为争取具备这两个条件,学院进行了持久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校园面积,学院于2000年12月12日向教育厅呈报了院发【2000】59号文件《贵州教育学院关于在金阳小区征用500亩办学用地的报告》。2002年7月11日向教育厅呈报了院发【2002】34号文件《贵州教育学院关于在金阳新区申请1000亩教学用地的请示》。2003年3月28日学院向金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呈报了院发【2003】14号文件《贵州教育学院关于在金阳新区申请1000亩校区建设用地的报告》。2003年5月12日,学院向教育厅呈报了院发【2003】24号文件《贵州教育学院关于金阳新区选址新建一万学员规模主体校区的请示》。2003年上半年,我与袁惠民院长在贵阳市政府陈实副市长的陪同下,查看了学院希望在金阳选址的地块状况。考虑到亩均征地费用,在尚未放弃金阳选址的同时,2003年下半年,我和袁惠您院长在与乌当区区长商定后,在乌当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陪同下,一起查看了乌当区三江农场区域内的地块和乌当区新添寨高新路一侧区域内的地块,看中了后者(即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园,后来的贵州师范学院校园),接着与乌当区领导达成了在该地块建设教育学院新校区的共识。自此开始了该地块上艰巨的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区征地工作。在修跃华书记、袁惠民院长等学院领导班子近三年的努力下,省政府于2006年6月19日下发了黔府用地函【2006】146号文件,同意将该地块600多亩集体用地划拨贵州教育学院建设乌当新校区。学院随即筹集5500万元资金(其中4000万元为教育学院2003年申请到用于建设河滨校区综合大楼的省财政贴息贷款),开展了征地补偿,围墙修建及土地平整等工作。艰辛的贵州教育学院乌当征地工作终于圆满完成。当时尚无“大学城”建设等政府行为措施,贵州教育学院一次成功征地600多亩,在贵州高校中尚属首例。
为争取教育部的改制政策,我和袁惠民院长在2004年4月,参加于湖北教育学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学院书记、院长协作会议时,由我院提出议题,各省级教育学院领导一起向参加会议的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提出了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的建议。管司长回答,改制是个大问题,回京后向教育部汇报。2006年9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发【2006】17号文件和18号文件,明确“省级教育学院可以单独改制为多科性普通院校”。接着,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在《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将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期盼已久的关于教育学院改制的国家政策终于明确颁布。同时,贵州教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争取改制的基本条件,那就是较强的师资力量、较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已成规模的学历教育学生人数(尤其是全日制学生人数)、师范教育和多形式渠道办学的丰富经验:
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早在2004年,已有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95人,中级职称10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曾宪梓基金奖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到2007年正高职称增至39人,副高职称增至123人,中级职称增至142人。这支师资队伍,保证了学院教学质量,2004年学院已通过了教育厅的教学工作评估。这支师资队伍,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至2004年,先后挂靠过学院的省级一级学术团体有贵州省数学学会,贵州省教育学会、贵州省写作学会、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贵州省语言学会、贵州省比较文学学会、贵州省地理学会、贵州省现当代文学学会。我院的专家教授,在这些学术团体中或担任会长,副会长,或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则由我院中文系一位教授担任。
学院早在1999—2000年期间,便已建成了与互联网相通的校园网。学院按教育部新规定重新整合的计算机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自然地理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等五个基础基础实验室,在2003年全省高校基础实验室评估中均高分通过省级评估,为此省教育厅在我院召开了全省高校实验室评估现场培训会。在2003年,学院图书馆完成30万册图书的回溯建库工作,建成并开通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和图书目录检索系统,图书馆迈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现代化时代。同年,学院图书馆在全省高校图书馆评估中以“良”的成绩通过省级评估。到2004年,学院已有河滨、小河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两个校区均有一栋高十多层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到2207年,学院的教学设施设备又有了较大的加强和改善。
学院的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在2003年已达11379人。2004年春季学院招收学历教育在校生8375人,其中全日制脱产生5971人。2008年贵州教育学院乌当新校区建成时,入住新校园的教育学院全日制脱产生达5000多人。
“武汉会议”增强了学院改制的信心
2004年4月,在湖北教育学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学院书记、院长协作会上(武汉会议),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召开书记、院长座谈会。各兄弟院校领导谈了教育学院这些年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所尽的这人。同时也谈了各校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管司长在总结发言中,动了感情地说,对教育学院这些年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教育部和师范司是充分肯定的。教育学院成立、起步较晚,条件还困难时就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师范司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的工作是钦佩的、理解的。师范司对教育学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关心的,是要反映解决的。各省级教育学院在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上不比一些普通高校差,硬件建设也都不错。但改制为普通高校,因为涉及到体制改变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暂时不好表态,待回京后向教育部汇报。总之,教育部师范司是不会亏待教育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