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学院迎评改制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远去。但创造了两个奇迹实现了教院华丽转身的不争事实难以在教院人的记忆中淡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场令人铭心刻骨的改制攻坚战也将永远定格于教院人的生命历程之中。
时至今日,回想起那难以忘却的峥嵘岁月,很多往事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在脑海里,其中改制期间我院开展对外联系工作的难忘画面就清晰地在我的头脑中再现,促使我提起笔来加以记录。由于篇幅所限,我只摘取改制期间对外联系工作的几个小片段呈现给大家。以便与我的改制战友们共同记住那艰苦奋斗的历程,共同记住改制带给我们的成功与欣慰,激情与充实,启示与价值。
只身独闯部长办
我记得大概是2007年11月中旬的一天,霍健康书记告诉我,过两天我们一起去一趟教育部,具体是什么事他也未多说。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早晨,我刚与霍书记到教育部大楼一楼大厅不久,就看到当时我省管教育的刘晓凯副省长、教育厅王碧海副厅长以及教育厅几个处的处长进入了大厅。这时霍书记走过去和他们谈了一会儿,然后刘副省长一行就进了电梯上楼去了。这时霍书记才对我说,刘副省长和王副厅长是来向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等汇报贵州教育工作的,其中他们汇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我院的改制工作,并恳请教育部领导对我院的改制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他还对我说,他想去参加这次汇报会。我回答他说:“这不可能吧,人家又没有邀请你参会。”他说:“我去试一下,不行我趁开会前去找袁部长汇报汇报我校改制工作的有关情况。”“这更不可能啦,”我说,“袁部长这么忙,你和他又没有预约,他会见你?”他又说:“不见得,事在人为。你在这儿等我,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说完径直朝电梯走去。在焦急地等待中,大约过了二十来分钟霍书记回到了大厅。他高兴地对我说,虽然他没能参加汇报会,但他直接闯入了袁部长的办公室,袁部长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并给了他五分钟时间让他汇报了我院改制工作的大致情况。霍书记还说袁部长虽然没有说过多的话,但听得出来,袁部长对西部的工作教育是十分关心的,对我校的改制也是支持的。末了,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霍书记说,你这个人,胆子又大,脸皮又厚,竟敢一个人闯进袁部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如果遇到了冷落和批评,有点丢脸面。换了我,很难做到。听了我的话,霍书记的脸上少了些和颜悦色,多了几分庄重与诚恳。他认真地对我说,我们是为了教院的命运,为了教院人的前途来向领导汇报工作,寻求上级的支持,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来教育部的。所以,为了教院能成功改制,个人的面子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受到了冷落和批评,我心中也是坦然的。由于这是我与霍书记第一次跑外联,这番话至今还记忆犹新。这番话也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在后来跑外联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与冷遇,也不论遭到多么难堪的讥讽与打击都能坦然面对。因为我们是在为教院的再度崛起而做这项工作,个人的荣辱是小事,教院的前途才是大事。
全靠小猫帮的忙
在我院改制期间,原教育部副部长、全国院校设置委员会主任张保庆对我校的改制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多次听取我院改制工作的汇报,诚心地给予全方位的指导,这对我校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回想起第一次向张部长汇报工作的情景,使我不得不想起张部长家的那只小猫。
那是2008年10月9日的上午,我与霍书记、汪羿副院长、石培新副院长到教育部附近的郑王府去拜会张部长,因为全国院校设置委员会设在郑王府,张部长平时是在那里办公。进了郑王府后,里面的工作人员告知我们,张部长当天未来,他在家里有事。由于当天晚上要乘机回贵阳,几位领导商量之后,决定直奔张部长家向他汇报工作。我们打听到了张部长家的大概住址后,马上乘车前往。经过近50分钟的寻觅我们终于到了他家,张部长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霍书记首先向张部长表明了我们的工作单位和身份后,正准备切入话题汇报我院的改制情况。这时,张部长却将话题一转,谈到了贵州的茅台酒。因为张部长大学学的专业是白酒酿造,对白酒特别是茅台酒的酿造生产十分在行。说实话,张部长对茅台酒的酿造工艺、酿造流程确实是谈得头头是道,不愧为内行。我们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然而那时已经快到11点了,因为我们下午还要去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那里汇报工作,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由于担心时间来不仅,我们的心里难免都有一些焦急,暗地里都希望张部长赶快转换话题。但他仍是兴致极高,谈话正浓,这时又不好去打断他的谈话,我们心照不宣地相视,却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转机出现了。只见张部长讲话时一直抱在怀里的小猫突然从他的怀里跳到地下,趁张部长离座弯腰去抓小猫时,我马上向霍书记传递了一个眼神,同时又说:“快转段,快转段”。待张部长抱着小猫重新落座后,霍书记就抓紧时间向他进行工作汇报。在认真听完霍书记的汇报后,张书记表态支持我院改制,同时也给我们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我记得最清楚的便是校名更改问题。张部长说:“你们可以改成贵州文理学院嘛。”离开张部长家时已经快下午一点钟了。在返回途中,我们都说今天全靠小猫帮个忙,不然下午去见管司长就要爽约了。
复古信札众人赞
2007年7月6日,学院召开了改制迎评启动大会。就此,一场可歌可泣的改制攻坚战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要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基点,与此同时,获得省内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十分必要的。首要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向他们汇报我院改制的相关情况,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帮助和指导。霍健康书记和袁惠民院长共同商量之后,决定给有关领导和专家写一封信,同时,他们又反复强调,在设计这封信时,不能采取平常之举,更不能落入俗套,在内容和形式必须要有不凡创意,要做到凸显新意,只有这样,有关领导和专家看到这封信后才会对教院及教院的改制有一个良好而清晰的认识,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切。接到这个任务后,我请了中文系的程在福、刘长焕等行家书写了初稿,霍书记、袁院长、汪羿副院长都动笔进行了修改。我也加以润色,最后霍书记一锤定音。不久,一封文白夹杂、情真意切,体现出教院人渴望改制成功的决心与激情。用隽秀的行书书写在浅黄色八行宣纸的信便出现在全国各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案头上。并且我们选用的信封是牛皮纸制成的旧信封,收信的人地址姓名全用毛笔竖行书写。事实证明,这封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复古味的信给有关的领导和专家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引发了他们对我校关注度的提升。确实对我院的改制工作起到了独特而又积极的作用。很多年过去了,在与一些领导专家重新聚首时,谈到这封信他们仍是称赞有加。例如,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院校设置处副处长韩筠就这么说:“你们学院当年寄给我的那封信,设计特别有创意,书写功底不一般,我一直把它当做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收藏着。”原安徽理工大学董元篪校长也曾对我说:“小王,当年你们寄给我的那封信设计得好,也写得好。对你们改制成功确实是起了作用的呀。”
兄弟教院鼎力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绝大多数省级教育学院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教育学院学历补偿任务基本完成,生源急剧萎缩,这对教育学院的生存及发展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挑战。前途渺茫,路在何方?如何破解教育学院生存发展危机的难题,毫不留情摆在了全国绝大多数教院人的面前。把属于成人本科教育的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是很多教育学院的共同企盼。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条路是不容易走通的。喜讯在1996年上半年传来,当时的安微教育学院、湖北教育学院实现了他们的破冰之旅,成功的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有了破冰者的成功,更加萌发了贵州教育学院的改制设想。2007年的5月,学院就派汪羿副院长和我去合肥师院(安徽教院前身),湖北第二师院(湖北教院前身)学习改制经验。这两所学校的领导和有关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毫无保留的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成功改制的经验与做法。这无疑给了我院很多的帮助和启发。在我院后来的改制实践中原安徽教院的杨世国院长和宋东改制办主任生三次来我院全方位指导我院的改制工作。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我们寻求领导和专家支持我院改制的过程中,北京教院的 马宪平书记、山东教院的周桂珍书记、黑龙江教院的秦书记和院长等竭尽全力地为我们牵线搭桥,真心实意的动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我院办这办那,使我们在改制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多得了不少实效。这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山东教院的党委书记周桂珍大姐,这位气质出众、能力极强、热情爽朗的领导与我们多次晤面,对我院的改制工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有益的意见。对于我们的求助总是实实在在地给予帮忙。在我们感到气馁时总是真真切切地给与鼓励,在我们取得成绩时不忘给予赞扬,她对我校改制工作的关切,关注及帮助绝不亚于贵州教院人,当我们对她表示谢意时,她情真意切的说道:“天下教院是一家,我是这个家的一员,贵州教院的事就是我娘家的事,也是我应该做的事。”寥寥数语,朴实无华。但却显示出一个山东大姐的美好情愫,也显示出天下教院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在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四川教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当时四川教院是与我们同时申报改制的成人高校,他们不但没有把我们看成是竞争对手,而是把我们看做是统一战壕的战友,由于共同的使命,我们经常碰面,到了后来时任四川教院的黄书记和曹院长就邀请我们同住在北京的一所宾馆,以便有什么信息可随时告知我们,有什么问题两院的同志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们还对我院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不少良策。虽然在2009年四川教院未实现改制,(后来在2010年四川教院也成功改制,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但对我们的成功改制他们都是由衷地给予祝贺和赞扬。为了对四川教院的无私帮助给予感谢。霍书记在北京特地宴请四川教院的领导及相关同志共进晚餐,那天我也在场,大家都喝了一些酒,借着酒劲,两院的改制战友们谈得很投机,谈到动情处,很多人声音都有些哽咽,眼眶里都闪现着泪花。
空姐误我为商贾
2008年10月至12月,我院改制已进入到冲刺这一关键时刻,各项工作按照学院的部署紧密而有序的开展。每个教院人都绷紧了神经,鼓足了干劲,以迎接教育部专家组12月进校考察评估。在这个时期,外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向有关领导和专家汇报我们迎评的准备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有力支持尤为必要。承担外联工作的霍书记及我等人外出的时间增多了,外出的频率也加快了。现摘录几小段我当时的工作笔记,以作佐证:
2008年10月8日,星期五,天气:晴
上午:乘8:00的飞机抵京,中午与霍书记向教育部规划司院校设置处韩筠副处长汇报工作,同吃工作餐。
下午:3:00与霍书记去教育部师范司长办公室汇报工作。
3:50与霍书记去向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请教相关的几个问题。
晚上:给陈厚忠教授打电话询问他给我们联系专家一事。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上午:与霍书记去向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张保庆汇报工作。
下午:与五矿招标公司龙郁总经理商量向科威特政府贷款的相关工作。
4:30抵达首都机场。
晚上9:00乘飞机返回筑城。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下午:乘4:30赴京的飞机
晚上:7:50到首都机场。9:10到达西西宾馆。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上午9:00和霍书记一起去京宛饭店拜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
10:30去全国政协拜会罗义贤部长。
下午:2:30与霍书记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拜会孙霄兵司长。
3:20 去教育部拜会韩筠副处长。
3:50 去教育部拜会管培俊司长。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上午:与霍书记去张保庆部长处汇报我院迎评的准备工作。
中午:12:50到首都机场登机。
下午:4:20到达贵阳。
按照霍书记外出工作时“机票要买打折的,住宿要选便宜的,用餐饭店找小的”要求。我们出差时经常坐的是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因南航安全系数高,打折后票价低。由于频繁乘坐南航的飞机,我们与飞机上的空姐也慢慢的熟悉起来,有时也聊上几句话。有一次在闲聊中,一位空姐就问我:“你们经常乘坐南航的飞机来去匆匆,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这样忙?”。我告诉她我们是学校的老师,她不相信,无奈之中,我只好回答:“我们是做大生意的。”
作者:王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