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迎来了教育的春天。未解决贵州省基础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和师资水平亟待提高的紧迫问题,贵州教育学院于1978年11月应运而生。而立之年,贵州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
2.作为一所成人本科师范学院,学院在三十年栉风沐雨,团结奋进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开拓进取,自强自信的教院精神,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我曾任职学院党委书记10年,每当回忆起全校教职工不畏艰辛,奋发有为的办学情景,总是被这种教院精神深深触动。
3.贵州教育学院在改制成为普通高校之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已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公认,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省级本科教育学院。学院坚持为贵州基础教育服务,培养了大批人才,在贵州高校中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优势。特定的形式和历史背景,学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贵州教育学院为基础教育服务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贵州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贵州教育学院30年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这三十年,学院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努力地,成功地恪尽了成人本科师范学院的责任,培养了十多万基础教育急需的人才和其他人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4.随着普通高校的加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所处的政策和投入上的不利日趋明显,逐渐影响到贵州教育学院独特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影响到学院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进一步创造更大的效益。在此背景下,努力创造条件,寻求一条改制为普通高校之路,早已是教院人的共识。
5.教育学院要改制为普通高校,需要国家允许改制的明确政策,要有普通高校所需的校园面积,这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贵州教育学院正在努力争取具备。但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争取改制的基本条件,那就是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已成规模的学历教育学生人数(尤其是全日制学生人数),师范教育和多形式多渠道办学的丰富经验:
6.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早在2003年,已有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76人,中级职称99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享受省级政府津贴专家3人,曾宪梓基金奖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到2008年学院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数又有较多增长。这支师资队伍,保证了学院的教学质量,2004年学院已通过了省教育厅的教学工作评估。这支师资队伍,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至2004年先后挂靠学院的省级一级学术团体有贵州省数学学会,贵州省教育学会,贵州省写作学会,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贵州省语言学会,贵州省比较文学学会,贵州省地理学会,贵州省现当代文学学会。在这些省级学术团体中,我院的专家教授或担任会长,副会长,或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则由我院中文系一位教授担任。
学院按教育部和教育厅新规定重新整合的计算机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自然地理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等五个基础实验室,在2003年全省高校基础实验室评估中,均高分通过省级评估,为此省教育厅在学院召开了全省高校实验室评估现场培训会。同年,学院图书馆在全省高校图书馆评估中以“良”的成绩通过省级评估。到2004年,学院已有河滨,小河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到2008年,学院的教学设施设备又有了加强和改善。
学院的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在2003年已达11379人,其中全日制脱产生4588人,即使在“非典”肆虐的情况下,2004年春季学院顺利招收学历教育学生8375人,其中全日制脱产生5971人。2008年贵州教育学院乌当新校区建成时,入住新校园的教育学院全日制脱产生达5000多人。
一个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培养和培训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的贵州教育学院屹立于贵州省高校之林。学院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许多人成为业务和管理的骨干,得到社会的交口称赞。
学院改制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校园面积和国家的改制政策了。为争取具备这两个条件,学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为进一步扩大校园面积,从2000年起,学院先后以院发【2000】59号文件、【2002】34号文件、【2003】4号文件呈报省教育厅、金阳新区管理委员会,申请在金阳新区征用1000亩教学用地。2003年我与袁惠民院长在贵阳市政府陈实副市长的陪同下,查看了学院希望在金阳选址的地块状况。考虑到亩均征地费用,学院在尚未放弃金阳选址的同时,决定到为乌当区选址。2003年下半年,我和袁惠民院长在与乌当区区长商定后,在乌当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人陪同下,一起查看了乌当区三江农场区域内的地块和乌当区新添寨高新路一侧区域内的地块,看中了后者(即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园,后来的贵州师范学院校园),接着与乌当区领导达成了在该地块建设教育学院新校区的共识。自此开始了该地块上艰巨的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区征地工作。在修跃华书记、袁惠民院长、全体学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三年辛勤努力下,终于有省政府于2006年6月19日下发了黔府用地函【2006】146号文件,同意将该地600多亩集体用地划拨贵州教育学院建设乌当新校区。学院随即筹集5500万元资金(其中4000万元为教育学院2003年申请到,用于建设河滨校区综合大楼的省政贴贷款),开展了征地补偿、围墙修建及土地平整等工作。长达三年多艰辛的贵州教育学院乌当征地工作终于圆满完成。
为争取教育部的改制政策,我和袁惠民院长在2004年4月,参加湖北教育学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学院书记、院长协作会议时,由我院提出议题,各兄弟院校领导一起,向参加会议的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提出了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的建议。官司长回答,改制是个大问题,回京后向教育部汇报。终于,2006年9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发【2006】17号文件和18号文件,明确“省级教育学院可以单独改制为多科性普通高校”。接着,省教育厅的《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也明确了“将贵州省教育学院改制为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期盼已久的教育学院改制政策终于等到国家和上级的明确颁布。
2006年,对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历时三年多的600多亩教育学院新校区征地工作圆满完成,开始了土地平整和校园围墙修建工作。这一年,教育部正式下文明确了教育学院可以改制为普通高校。至此,贵州教育学院改制最重要、最必须的国家政策和校园面积问题均已完全解决。贵州教育学院改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07年7月学院党委下发了【2007】2号文件《贵州教育学院改制迎评工作意见》,同时成立了由霍健康书记、袁惠民院长任组长的学院改制迎评工作领导小组。改制迎评工作开始有序快速推进。全院师生员工上下一致,同心同德,聚全院之心,举全院之力,积全院之智,完全可以不分昼夜抢抓进度,扎是工作。从2008年1月30日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奠基典礼开始,到10月27日——11月7日小河校区和河滨校区整体搬入乌当新校区,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这是罕见的前所未有的教院基建速度。2009年11月5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48位专家全票通过贵州教育学院由成人本科高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由“贵州教育学院”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至此,在崭新的贵州教育学院新校址上诞生了贵州师范学院。一所学校的改制,获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全票通过,这在贵州乃至全国也是罕见的。
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所蓬勃发展,绿色生态,富有勃勃生机的贵州师范学院屹立于贵州高原。回顾贵州教育学院以上的奋斗历程,我深深感到教院精神之可贵。衷心祝愿贵州师范学院更快、更好、更强地发展。
作者 申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