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弹指一瞬间,转眼贵州教育学院(现贵州师范学院)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在过去的几十年,风雨兼程,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对教育人才的培养,对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十多年来,贵州全省中小学教师,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毕业于贵州教育学院,就像人们常说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全省所有中学,无论你走到哪所学校,都会遇到教院毕业的学生,而且很多都成为该校的骨干,甚至是学校的领导,有的县、市教育局长,县、市领导班子成员,教院毕业的也不乏其人,这几年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成人高校改制成为普通高校,学生从几千人增加到一万三千多人,教职工人数从三百余人增加到近千人,教职工学历层次明显提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5以上,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二十多亩增加到六百多亩,学科专业增加,教育仪器、设备、图书猛增,已获得学士学位的授予权,教学楼。实验楼,运动场焕然一新,图书信息楼、体育馆也在修建过程中,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也驶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教学、科研成果是学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如此等等,无不得益于多年,全校教职工发扬“教院精神”,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成人教育开始萎缩,生源逐步减少,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教育学院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改制迫在眉睫,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改制”就成为唯一的选择,教育学院抓住了这一契机,迎难而上,为了实现“迎评改制”,学院全体教职工竭尽全力,发奋图强,几个假期不放假,加班加点工作,不领一分报酬,从各个方面作迎接国家教育部评估的准备,特别是新校区基建工程是重中之重,学校专门成立基建委员会,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抽调几十名教师与基建,审计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基建工作,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质量监督,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所功能基本齐全的大学,学校整体从老校区搬进新校区,这当中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汗水和心血。特别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有的同志由于劳累身患重病,至今留下残疾,有的同志由于患病后,以工作为重,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付出了生命。这里不得不提到以下几位同志,他们那种不畏艰难,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的英勇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此做一点简单的介绍:原校党委副书记万一平同志,作为新校区建设的总指挥长,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每天都在工作现场,和大家在一起,冬天战风雪、抗严寒,夏天顶烈日、抗泥泞,看上去与一位普通管的建筑工人没什么两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由于实在劳累,身体没况越下,抵抗力低,免疫力下降,患上癌症,虽经多方治疗,也无回天之力,年仅52岁,就走完了他生命的终点。万一平同志平易近人,待人诚恳,科研能力很强,长期从事口才学研究,曾出版几本专著,发表学校论文几十篇,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富于哲理和辑性,早年获正教授职称,演讲水平很高,上课诨受学生欢迎。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好教师、好领导,值得全校师生员工缅怀和敬仰。
原体育学院院长颜世刚同志,身强力壮,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常常是人未到,笑声已传入你的耳朵,在新校区基建项目中,他主要负责运动场的修建监督管理,该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每天在施工现场,从设计到场地施,都亲临指导,从水泥地的浇注到草皮铺设,从没落下,作息没规律,疲于应对,由于身体透支过大,血压升高,最终患脑梗塞,语言、行动受限,走路困难,造成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连累家人,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由于不能上班工作,只有提前病退在家,失去了他热爱的体育事业,与他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彻底画上了句号,其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实在令人痛心。但他曾经那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是值得大家永远学习的。现任离退休处书记的李文英同志。在学校入驻新校区后,由于一些设施尚不齐全,没有合格的停车场,上班自驾车停在校大门口,被公路上一驾驶员违规驾驶,直冲向小大门外对自驾车停好的外侧,将几位教师撞伤,其中李文英同志的右腿被撞,粉碎性断裂,伤势严重,被迫将大腿从膝盖以下截肢,现只能以假肢辅助行走,给工作及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身心受损。但该同志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正常上班,兢兢业业地做好离退休处的工作,关心离退休教职工,上传下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种精神也是难得可贵的。除上述简单介绍几位同之外,还有很多教师同样尽心尽力,默默无闻地、非常勤奋地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新校区建设,为迎评改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正是由于全校教职工的努力奋斗,二00九年三月,贵州教育学院顺利地通过国家教育部的评估,三十多位专家在海南三亚召开会议全票通过。将原来贵州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一所普通高等院校——贵州师范学院。今天贵州师范学院呈现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广开门路秉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多所高校合作,学习其他学校办学的先进理念,扬长补短,互相学习,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贵州师范学院取得今天的成果,靠的是一种精神,教院精神,师院精神,靠的是几代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几代教职工的拼搏精神,以及各政府的大力支持,才取得的。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希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更上一层楼,发展越来越好。
作者:官榜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