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师范学院校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友刊物
 
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校友文苑>>正文
想起《贵州教育学院学报》创刊的那段日子
2014-01-08 09:09     (阅读:)

  

回忆起在贵州教育学院度过的那段时光,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创办《学报》的那些琐事。

1983年7月,我从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先被学校派遣到贵州省委组织部报到,来到贵州后,却被送至省人事局招待所等待重新分配。我在人事局等了一个礼拜,省教育厅通知我去贵州教育学院(现贵州师范学院)报到。过后得知,是当时的院政治处处长(退休前是贵州省电大党委书记)吴启堂先生,在众多等分配毕业生中选择了我,使我成为教育学院的一员。为此,我特别感谢吴老先生,感谢教育学院,给了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刚开始,我被安排在学院办公室,担任党办、院办秘书,在办公室主任谢祥迪的直接领导下,每天负责分发处理文件,参加院党委、行政工作会,做好会议记录。前后为熊荒陵、杨允龄两位老院长服务。心情非常愉快。不久,谢老主任离休。当时中文系缺先秦文学教师,系主任郦亭山老师欢迎我去上课。于是我向杨允龄院长请求离开办公室,调中文系工作。杨院长给我一个建议:“先去创办《学报》过渡一下,然后从《学报》到中文系去。”为不让领导为难,我答应先去创办《学报》。

学院成立好些年了,一直没有自己的《学报》。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报》,是当时院领导和许多老师们的愿望。1984年11月,我带着几分忐忑,几许压力,带着教院人的期盼,正式接过了这份工作。

我先向学校申请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然后开了一个详细的办公用品清单,将桌椅、书架、文件柜、笔记本,甚至便签、信封、墨水、铅笔、剪刀、浆糊等40多个品种都列入其中。我先领来桌凳、书柜、笔墨纸张等急需的办公用品,算是将《学报》编辑部的架子搭建起来了。

紧接着,我用了一个礼拜,先后到了当时的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工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等大学《学报》编辑部去考察取经。从编辑部的人员编制、编辑人员轮值班制度,到《学报》的专栏设置、稿源组织、作者队伍、稿酬计算,到刊期、编稿、划版、印刷、发行等等,做了详细了解。

在此期间,也就是1984年12月8日,在杨允龄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了《学报》编委会预备会(有半数编委未到)。会上,周复刚老师汇报了教育厅关于《学报》有关问题的指示精神,通报了编委会委员的调整情况,研究了《学报》的宗旨、性质、任务、方向、刊期,以及机构名称(设编辑部还是编辑室)等,初步明确第一期学报(试刊)由方嗣昭老师担任责任编辑。

同年12月19日,由杨允龄院长主持,召开第一次《学报》编委会。我将其他院校的办刊情况在会上做了详细汇报。杨院长说:“刚才美树介绍了几个院校的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不能照搬。创办《学报》,不要等到条件成熟,要克服各种困难先办起来,还要争取第一期早点出。系上的同志心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尽快反应。”各位编委分别就专栏设置、封面设计、文理分版、编委任务、编辑人员、篇文字数、千字稿费、审稿报酬、信封制作、印刷发行等具体事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谭佛佑老师认为:“《学报》是高等学府的一项重要建设之一。建议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内容既有对中学教学有指导作用的文章,也应有高深一点的专业理论研究文章。因此,限制文章字数不好。文章的长短,关键是看内容有无水分。”袁昌文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学报》的任务是总结、交流、宣传贵州教育学院的学术研究成果。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有读者。现在全国的学报普遍板着面孔,发长文章,青年人不愿看,读者面窄,影响不大。因此在文风上必须改革,多用一些生动活泼的短文章。”两位老师的意见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我受益匪浅。

会上还特别强调要设置“中学教学研究”专栏,突出教育学院特色,有别于其他院校;同时提出由编委轮流坐庄兼任责任编辑,以及编务工作量大、需要增加编务人员等建议。最后杨院长总结说:“《学报》初定一年一期,文、理分版,文科版由谭佛佑负责,理科版由方嗣昭负责,具体编务工作由张美树负责。目前编辑室小张一人不行。在未增加人员之前,由编委的同志协助完成大量编务工作。”

1985年1月,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在沈阳召开,我和李长明老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我听取了专家的学术报告,参与了各省市兄弟院校的同仁的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激发了我办《学报》的热情。曾经想以《学报》作为跳板,现在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立志要当一辈子的编辑。1985年4月,在各位编委老师的指导和方嗣昭老师的亲自主持下,短短几个月,便完成了《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号的封面设计、组稿、编稿、排版、送印等工作。

正当我踌躇满志大干一番的时候,耳边传来我要调走的消息。但我既没有听到哪位领导给我说,更没有接到学校的正式通知。因此我很不以为然,心想:第一,绝不可能;第二,坚决不走。我要把《学报》的事业进行到底。

1985年4月,当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朱义甫同志找到我,说:“有一件事想告诉你,省委组织部来函调你到贵州省干部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我院《学报》刚刚起步,学校不想让你走,所以一直没有给你讲。但最近省委组织部反复来催促,我们不好再推辞。你要不想走,就自己给他们说吧。”我说好的。

时间到了5月份。一天,省委组织部来了两位处长,找到我做工作,用党性原则要求我服从组织安排。这样,就在这个月,我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贵州教育学院,离开了我喜爱的《学报》编辑工作,一去就是30年。

这30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由原来的贵州教育学院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学院学报》也随之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看到母校迁址后各项指标的兴旺发展,蒸蒸日上,作为老教院人,我真为之高兴。

 

作者:张美树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本网站总访问人数为: 人!

贵州师范学院校友办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编:550018 电话:085162772506277228 邮箱:1353642933@qq.com